Responsive image

【好书推荐】插队十年:倾听漫长岁月中的故事,感悟坎坷道路上的人生
时代出书网/chushu.cc    

 一段漫长的岁月,一条坎坷的道路。这部《插队十年》写的就是这段岁月的一个侧面、这条道路上的一个身影:一位知青的十年插队生涯,展示的却是一代知青们的青葱岁月。作者的文字固然朴实,却充满真情实感;知青的语言虽不华丽,读来催人泪下;真的是一笔一画饱含甜酸苦辣,字字句句打着插队烙印,大小篇章充满时代特征。

知青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、也许是仅见的最自恋的群体。单看文艺作品,诗歌、小说、绘画、电影、电视剧之外,还有音乐,独唱的、交响的、汇演的、巡演的,从知青回城到现在就没断过。当年的环境、经历有差,后来的境遇、地位也不一样,当这些老知青回望来路,难免各有各的解读,各有各的感慨,各有各的领悟。在某些老知青那里,那段岁月给与他们的主要是磨炼,磨炼的收获体现为他们日后的成功。农村是炼狱,终成正果证明了他们本就在黑暗中闪亮的优秀品质。在另外一些老知青那里,插队是被强加于身的苦难,苦难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后半生的失意、平庸、乃至困苦。农村是地狱,进去打一个滚再出来,阴森的寒气会纠缠人一生一世。

在作者看来,十年的插队生涯,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段重要经历。作为一粒踏踏实实、富余生命的“种子”,作者用自己文字,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人,如何像一棵麦苗那样,在那个特殊的严冬里、苦雪里、厚土里,默默地扎根,默默地生长,最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。

上世纪66年到68年,正当文化革命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,另一狂潮悄悄逼近。“战后婴儿潮”这个说法,在西方涌上海滩,在中国则是惊涛拍岸。从60年代初开始,初中教育在大、中城市开始普及。高中教育也有相应的、但远不成比例的发展。文革中的中学毕业生向何处去?升学,师资、校舍在哪里?就业,刚刚起步的工业如何容纳?海量涌入城市工商业的就业人口,即使收入水平再低,也将吞噬全部工商业积累。在工业化的初期,这样的失衡难以避免。要么是普遍贫困下的停滞,要么是有人做出牺牲。于是,在漫卷的红旗下,在喧天的锣鼓中,知青走向中国工业化的祭坛。从66年到76年,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%,年平均增长率为7.1%。

时隔多年,本书作者仍然记挂着和他共同劳动、生活了十年的农民。拨开一个个王朝的灰烬,传递文明的薪火;捱过一次次战争和饥荒,保存国家的生机;祖祖辈辈日复一日地艰辛劳作,守护民族复兴的希望;抛家舍业成群结队地走向城市,用血汗为古国的经济腾飞奠基;这就是中国农民。

在那段漫长的岁月中,曾与你们相伴;在那条坎坷的道路上,曾与你们同行——我们终生难忘。

 
移除

《插队十年》

出版社:作家出版社

书号:ISBN978-7-5063-4380-0

出版时间:20089

作者:王路

内容简介:本文记述了1968年-1978年十年间作者的插队生活。1969年,作者开始担任生产队棉花技术员、成立了“5406”菌肥试制小组,又试制生产出磷细菌生物肥、紫云英根瘤菌剂和“920”生物农药,先后举办了九期生产队培训班,并为本公社和外公社举办了六期技术骨干培训班;1974年,作者开始兼任公社种子技术员,建立并推行了三级种子管理制度;1975年,王路担任了公社农科站团支书,他组织全站团员青年反复试验,采用糖浆和灯光综合技术,成功诱杀了冥蛾虫,一举消灭虫灾夺得水稻丰收;等等。

 

作者简介:王路,男,1950年出生。1966年南京大学附中初中毕业。1968年10月赴苏北农村插队务农,1978年返城。次年调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工作。1982年由农工转为科级干部。曾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副所长。

​欢迎关注时代出书网公众号及访问时代出书网官网。时代出书网官网​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