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ponsive image

故宫又上新!乾隆亲自主编的清宫“博物学”出书了
时代出书网/chushu.cc    

清代乾隆时期,由宫廷收藏的动物图鉴《兽谱》、《鸟谱》和《海错图》,是中国古代动物物种的一套传世巨著。《故宫里的博物学》就是根植于此的一套博物学通识读本,全书共分3册:分别是《故宫里的博物学:给孩子的清宫兽谱》、《故宫里的博物学:给孩子的清宫鸟谱》和《故宫里的博物学: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》。
早在乾隆的爷爷——康熙在位时,宫廷中就开始活跃大量西洋传教士,这些人向康熙教授数学、物理学、解剖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。外国使臣常常向康熙进献中国没有的珍稀动物——狮子、海豹等等。据清代《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》记载,康熙和雍正期间,就曾开始绘制飞禽谱和百兽写生,这些可被视作《鸟谱》和《兽谱》的前生。
等到乾隆继位,他召集起了绘制《鸟谱》和《兽谱》的浩大文史工程。从乾隆十五年(1750年)至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间,乾隆亲自召集当时两位重量级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,历时十余载,合作绘制了《鸟谱》和《兽谱》。后来,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,由乾隆主持的另一项旷世巨著——历代书画藏品大型著录文献《石渠宝笈》的《续编》中,著录了《鸟谱》和《兽谱》这两件重要的清宫博物学图谱。而这两部书中关于动物的全部文字解说,由乾隆朝的“八大臣”联手完成。《鸟谱》是中国古代开页最多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册,《兽谱》以兽类为表现对象所绘制的图谱,不仅在清代宫廷绘画中独一无二,在中国历代宫廷及民间绘画上也是前所未有,在古代绘画史和动物谱志上,有独辟蹊径的开创性意义。
《海错图》的来历更为传奇,它由康熙年间来自民间的博物学高手聂璜,历经几十年,访遍全国各地江海湖泊,考察积累,绘制而成。“海错”的“错”,是种类繁多的意思。汉代以前,人们就用“海错”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,后来渐渐成为了海洋生物、海产品的总称呼。这部书曾消失在民间,后由大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,呈现给皇帝。乾隆继位后,非常看重这套书,让人把这套画册重新修补、装裱,并将之存放于自己在紫禁城内的重要居所重华宫内,常常翻看。
《鸟谱》、《兽谱》和《海错图》在当时是最详实也最具权威的博物图志,成为皇室子弟学习动物知识的重要启蒙读物,满足了皇帝们的求知欲。
这些图谱在今天看来,除了具有历史和博物价值,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至今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内。《鸟谱》和《兽谱》的绘制,吸取了来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知识与文化艺术,采用了当时刚刚由西洋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的西洋绘画的光影技巧,又和中国审美趣味与文化内涵完美结合,动物的眼神、姿态,活灵活现,无一不栩栩如生。而《海错图》也是笔触细腻艳丽,独具匠心。
清宫《兽谱》、《鸟谱》和《海错图》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内,大众难得一见。直到2003年12月20日至2004年4月25日故宫举办清代宫廷画谱展,才与其他几件清宫旧藏画谱一起首次系统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。前几年,故宫出版社曾将这三册图鉴以原貌分别出版。本次故宫出版社与中信出版社联手,将这三册图鉴进行全新解读,打造成《故宫里的博物学》,以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,打破人文与科学的界限,从文学、艺术、动物、地理、自然、民俗、神话、志怪、典故、历史等丰富的角度,讲述让人大开眼界的动物传奇。
时代出书网专业致力于个人出书、企业文化出书、自费出书、评职称出书等业务    http://www.chu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