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ponsive image

17岁小作家五年级时出两本书如今又出新书
时代出书网/chushu.cc    

 

昔者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“‘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’逝者如斯,多言无益,往事已矣,来日方长。所以念念不忘者,感先生知遇之恩,欲报之也。余虽驽钝不敏,亦尝闻东周秦汉之华夏士风,颇识去就之分。先生既以国士待余,自当以国士报先生,竭不肖之力奔走效劳,固所愿也。”这段古文摘自魏一宁的博客,17岁的她,用扎实的文学功底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小明星。

以书为友从小爱读书并擅于做记录

见到魏一宁,记者深刻体会到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真正含义。女孩谈不上漂亮,却由内至外散发着睿智和聪颖。记忆力惊人的她,对很多古籍名句都能信手拈来。

“她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,小学二年级时电视上播《汉武大帝》,她就把《白话史记》翻了出来,一边看电视一边翻着字典看书。”由于父母都是中文系出身的高材生,家里的藏书特别多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小一宁就和这些书成了“好朋友”,而那些旁人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文史类书籍则成了她的“知己”。“她看书特细,读过的书上面都是满满的记录。一本新书只要落到她手里,肯定瞬间苍老啊。”妈妈用调侃的语气说起女儿对书本的执着,一脸欣慰。

史书看得越来越多,魏一宁脑中的史学体系也更加明朗,慢慢迷上了明朝。“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‘明矾’,我觉得明代有气节、有文化,还很民主。但很多史料上记载的都不大细致,有些地方还相互抵触。”说到这儿,魏一宁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遗憾。

令人称奇小学五年级时就出了两本书

自打迷上了历史和文学,原本爱玩爱笑的魏一宁好似换了一个人。更让父母惊奇的是,女儿不仅是一味地看书,还愿意写,虽然年纪不大,文章中的道理却说得很明白。“我看了她写的东西,觉得有点惊奇,她才十岁出头啊。”父亲想起初看女儿文字的那份惊讶,仍显露出自豪的神情。

2009年,小学五年级的魏一宁就出了两本书——《我们班就是一个江湖》、《小孩思考,大人别笑》。其中《我们班就是一个江湖》6万多册的销售量,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作者来说,已经是足够给力的数字了。

“那都是以前的事了,现在回头去看那时候写的东西,好幼稚啊。不过,我最近才出的新书《书包外,有我的天空》还不错哦,至少有进步。”正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一的魏一宁说完,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。

独特爱好读书看珍本览胜挑冷门

魏一宁现在最想完成的就是写一部有关明朝的小说,“和当年明月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风格肯定不一样,我想把自己在各种古书中找到的线索写到里面,估计会挺震撼的!”

为了这个念头,魏一宁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,查找了很多明代史料,不少都是生僻本子,比如明末官员毛文龙的后人将其奏章等汇编而成的《东江疏揭塘报节抄》,这书只印了一次,总共才1000多本。

行万里路读万卷书,魏一宁知道,要想写出动人的作品,仅靠从书中汲取营养是远远不够的。于是只要有空,她就央求父母带她出去旅游。“她选择的景点常常让当地人都挠头,实在太‘冷’了!”父亲无奈地笑笑。“她去的地方基本都是古人墓地或故居,2007年,11岁的她到了苏州,去了枫桥、唐寅墓、五人墓。有的地方本地人都不知道在哪,她就不停地给当地文物局打电话,一路问,一路找。”

天生聪慧得到许多文学大家的夸赞

除了看书、写字、访古,魏一宁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——“追星”。通过《百家讲坛》,她认识了众多的文史学者,不管是哪一个来长春,她一定要到现场去看看,争取跟作者见一面,聊一会儿。

通过短暂的交流,很多名师也对这个小小年纪的女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。“这么点的孩子,对文史有这样的兴趣,实在难得。”著名学者阎崇年说,“莹八岁,能咏诗。泌七岁,能赋棋。彼颖悟,人称奇。尔幼学,当效之。我建议中小学的同学、家长、老师,不妨抽出点时间,看看魏一宁小朋友的书,从中获益。”

著名作家、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说,“魏一宁的文字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透彻的道理:财富不在远方,财富就在自己脚下,你就是你最大的财富。”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则表示,“写作和生活一样,有珍贵的目标也有美丽而艰难的过程,魏一宁真挚的故事里有绿叶也有花蕾,期盼那些花蕾早日绽放。”

大伙的鼓励让魏一宁感到十分温暖,可对于刚上高中的她来说,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。“化学和物理真的太难了,我好像没长接受它们的脑袋。”魏一宁皱着眉头说:“那也不能放弃啊,无论如何还是要征服它们。”

虽然学业很重,但魏一宁还想继续写下去。的确,对于刚满17岁的她来说,花季才刚刚开始,在历史和文学这两只翅膀的助力下,相信她会飞得更高、更远。

来源:城市晚报    编辑:时代出书网www.chushu.cc